說到嫁娶,不可少的人物,就是媒人,一般替人家作媒的多是一些比較有一點年紀的姑姑嬸嬸之輩的,而且都以女性為多,因此通常提到媒人,都會加上一個婆字,而通稱為媒人婆仔。
    台灣傳說中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,每個人一生中,至少要幫人家做過一次媒,要不然下一輩子是要牽豬哥的。牽豬哥是早前的一種行業,牽豬哥的人趕著自己飼養的公豬,四處去與一般養豬人家的母豬交配放種,從前的人把職業區分為上九流與下九流,牽豬哥的便被歸入下九流,因此雖說職業不分貴賤,但一般人除非是不得已,是不會有人願意去做牽豬哥的,因此所謂的沒有替人做過媒,下輩子便會成為牽豬哥的,無非是叫人多幫人撮合姻緣,多積點陰德,下輩子才會有好的福報,才不會淪為牽豬哥的。

    幫人做媒,大部分的人純粹是業餘隨性的,而一些專業的媒婆,則是正式掛牌專以做媒為業,他們給人的印象,大部分是精明事故,能言善道,在地方上的人際關係好,所謂的人面很熟,哪家有女兒待嫁,哪家又有公子少爺等著娶,他都暸若指掌,因為平時他都是街頭巷尾走動,上庄下村的四處打探,隨時的收集資料,隨時的分析研究,然後主動的去展開配對的作業,在早些年,社會風氣不開放的時代裡,媒人婆真的是扮演著十分重要而且受人歡迎的腳色,如果少了媒人婆,想一想將有多少男女要錯失了姻緣,因為女孩子家,不能拋頭露面,也少有男女之間的交往,所以如果不是媒人婆在其中穿梭,一個女孩子是很難找到婆家的,而一個男孩子更是很難娶的到好牽手的。

    一個媒婆的腳色不但是紅娘,是婚姻資訊中心,而且也應該是婚事禮俗的專家,整個婚事的進行,事前男女雙方的聯繫及協調,大部分都要靠媒人居中穿梭,婚禮進行中很多禮俗儀式,都需要她來引導,隨時在一旁提醒新郎新娘應準備什麼,該做什麼,而且她還要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會講,有時候婚事不一定立刻做成,有時候是靠媒人的一張嘴硬湊成的,所以才有「媒人嘴胡累累」這樣的一句俗話,由時候媒人為了讓婚事成功,不習用詐用騙的,那就未免太失德了。

參考資料:台原出版社-婚嫁的故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st Wed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